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动力性尿路梗阻的主要特征是膀胱出口梗阻。其常见原因包括:
前列腺增生:老年男性中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流受阻。
尿道狭窄:尿道周围的肌肉痉挛或纤维化导致腔径变窄。
膀胱颈挛缩:膀胱出口区域的肌肉张力异常升高,使尿液难以排出。
神经源性膀胱: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损伤、多发性硬化等可影响膀胱和尿道反射功能,造成排尿障碍。
2.症状表现可能包括:
排尿困难:尿液流速减慢、时间延长,有时需要用力才能排尿。
间歇性排尿:尿流不连续,可能出现尿流中断后再次启动。
残余尿量增加:即使排尿结束,膀胱内仍有大量尿液残留。
夜尿增多:由于膀胱排空能力下降,患者夜间需多次起夜。
3.检查手段用于明确诊断:
尿流率测定:通过检测尿流速度是否降低来评估梗阻程度。
膀胱镜检查:直接观察尿道和膀胱内部结构变化。
膀胱压力-尿流联合测定:分析膀胱逼尿肌和尿路阻力的协调情况。
4.治疗策略取决于病因:
药物治疗:如α-受体阻滞剂可以缓解膀胱颈或尿道平滑肌张力。
手术干预:对于前列腺增生或严重尿道狭窄,可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尿道扩张术。
行为干预:改变排尿习惯,避免憋尿或强行排尿。
动力性尿路梗阻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起尿潴留及肾功能损害,应根据具体症状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