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准备与麻醉: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以确保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在手术开始之前,医务人员会对患者进行常规消毒和铺巾。
2.建立气腹:通过细针或者特制管道向腹腔内注入二氧化碳气体,使腹壁与内脏器官分离,为手术提供足够的操作空间。
3.插入腹腔镜和操作器械:通常在脐部或周围的小切口处插入腹腔镜及其他必要的手术器械。腹腔镜是一种带有摄像头的长管状仪器,可以传输清晰的腹腔内部图像到监视器上。
4.识别和暴露疝囊:通过腹腔镜观察,辨认出疝孔和突出部分(即疝囊)。利用器械轻柔地将疝内容物回纳至腹腔。
5.修补疝孔:一旦疝内容物被还纳,通过合成网片或其他合适材料对疝孔进行加固修补。网片通常使用钉子、缝线或胶水固定在腹膜的内面。
6.监控和检查:在修补完成后,仔细检查修补区域以及周围组织结构以确保无出血或其他并发症。
7.结束手术:撤除气腹,移除腹腔镜和其他器械,随后关闭切口。小切口通常用可吸收缝线或皮肤胶进行缝合。
腹腔镜下脐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少等优点,但术后仍需注意保持伤口的清洁与干燥,并遵循医嘱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