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便血的常见原因:
痔疮:内痔或外痔出血是便血最常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排便时滴血或手纸上有鲜红色血迹。
肛裂:多由于硬便引起肛门损伤,伴随剧烈疼痛,血量较少,颜色鲜红。
消化性溃疡或胃肠炎:可能导致黑便或暗红色血便,往往伴有腹痛、反酸等症状。
息肉或炎症性肠病:息肉可导致间歇性便血,而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可引起黏液或脓血便。
恶性肿瘤:如直肠癌或结肠癌,早期可能仅表现为间歇性便血,没有明显疼痛,但血便可能混杂于大便中。
2.鉴别便血性质的重要指标:
血液颜色:鲜红色多提示下消化道问题,如痔疮或肛裂;暗红色或黑色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或肠道深部病变。
是否伴随其他症状:如体重下降、贫血、腹痛、不明原因的腹泻或便秘,需要高度警惕潜在严重疾病。
出血频率及量:偶发的小量出血通常提示良性病变,大量或持续性出血需立即评估。
3.排除癌症的必要检查:
病史询问与体格检查:了解症状的具体表现及持续时间。
内镜检查:结肠镜或直肠镜是明确诊断直肠癌或结肠癌的金标准。
实验室检查:粪便潜血试验筛查消化道隐匿性出血,血常规检测是否存在贫血。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通过CT或MRI评估肿瘤扩散情况。
便血不应被忽视,即使症状轻微,也可能是某些慢性或严重疾病的早期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