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病因
胃痉挛:多由胃部平滑肌的过度收缩引起,常与饮食不当(如暴饮暴食、进食刺激性食物)、胃酸分泌异常、精神紧张等相关。
胃癌:与胃黏膜长期受到损伤有关,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酗酒、高盐饮食、腌制食品摄入过多,以及家族遗传等因素可能增加患病风险。
2.发病特点
胃痉挛: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胃部绞痛,多为短暂性,可随休息或药物缓解;没有明显的体重减轻或全身性症状。
胃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可能出现持续性的消化不良、饱胀感、食欲下降;晚期可有体重急剧下降、呕血、黑便及贫血等表现。
3.诊断方式
胃痉挛: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患者描述进行判断,无需复杂检查。
胃癌:通常需要通过胃镜检查结合活检确诊,同时影像学检查(如CT、MRI)可辅助评估癌症分期。
4.治疗方法
胃痉挛:以对症处理为主,例如抗痉挛药物、调整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
胃癌:早期可以通过手术切除治愈,中晚期需联合使用化疗、放疗和靶向治疗。
5.预后
胃痉挛:一般不会造成器质性病变,预后良好。
胃癌:预后与发现时的分期密切相关,早期诊断和治疗显著提高生存率。
胃痉挛通常无需过度担心,但若症状频繁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警惕是否存在更严重的问题。对于胃癌,定期体检和注意危险因素是降低发病风险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