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仁宏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适应症:介入消融主要适用于无法手术切除或不适合放疗、化疗的患者。通常是小于3厘米的转移性淋巴结适合进行消融治疗。转移灶数量少于3个时,效果较佳。
2.技术类型:常见的介入消融技术包括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和冷冻消融。这些方法通过局部加热或冷冻来破坏肿瘤细胞,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3.疗效与安全性:研究表明,介入消融在控制局部肿瘤方面具有较高的成功率,且并发症较少。射频消融的局部控制率可达70%-90%,而微波消融因其更高的热效应,在某些研究中显示了更高的有效率。冷冻消融则适用于靠近重要结构的肿瘤,因为其边缘区域加热更为缓慢,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
4.术后管理:消融治疗后的患者需要密切随访,以监测消融效果和及时发现残余或复发病灶。一般建议每3-6个月进行一次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结合靶向药物或免疫治疗可以提高整体治疗效果。
介入消融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应根据个体情况综合评估后选择最佳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