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局部护理
保持皮肤清洁:每日用温水和温和的无刺激性清洁剂清洗患处,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以减少进一步刺激。
避免抓挠:抓挠可能导致感染或加重水泡,应尽量避免用手直接触碰,必要时可覆盖透气纱布保护。
使用消毒液:有条件时,可使用稀释的碘伏或生理盐水擦拭患处,预防继发感染。
2.对症处理
使用止痒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含低浓度糖皮质激素的软膏,有助于缓解瘙痒和炎症。
服用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可通过口服减轻过敏引起的痒感,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润肤修复:若皮肤较干燥,可适量使用不含香精和酒精的保湿乳霜,保护皮肤屏障功能。
3.调整生活习惯
多饮水:建议每日摄入1500-2000毫升的水,促进新陈代谢,缓解“上火”症状。
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高盐食物,多食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如冬瓜、梨子等。
保持作息规律:充足睡眠和适当运动有助于调节身体免疫平衡,降低“上火”频率。
若水泡面积广泛、瘙痒剧烈或出现红肿疼痛、渗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以明确诊断并接受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