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发育是心理年龄特征的重要基础。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的大脑神经系统逐渐成熟,例如出生后婴儿的大脑重量约为成人的25%,到6岁已接近90%。这使得不同年龄阶段对外界信息的处理能力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
2.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显著的年龄特征。例如,3-6岁的儿童处于“前运算阶段”,倾向于以自我为中心思考问题,而7-11岁的儿童进入“具体运算阶段”,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但仍依赖于具体的事物或经验。到12岁以后,多数青少年开始具备抽象思考能力和假设推理能力。
3.情绪与社会性的变化也依年龄有所不同。在幼儿期,情绪反应直接且强烈,主要受基本需求驱动;学龄期开始,儿童逐渐能控制和调节情绪,同时形成包括同伴交往在内的社会性行为;进入青春期后,由于内分泌变化,情绪波动可能加剧,并伴随独立性、自我意识的增强。
4.意志和行为的表现也具有阶段性特点。小学生时期的任务完成主要依靠外部监督,而随着年龄的增加,中学生和青年人逐渐具备更高水平的自我控制和目标导向能力。
个体心理的年龄特征能够帮助教育者和家长了解和预测个体在哪些方面需要支持和引导,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