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成因:
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引起的。这种病毒通过皮肤的小伤口或破损处进入身体,引发组织快速生长形成疣。
鸡眼是由于持续的压力或摩擦导致皮肤局部角质层增厚而形成。通常出现在脚底、脚趾等受压或摩擦较多的部位。
2.外观特征:
疣一般呈现为粗糙的小丘疹,表面可以有小黑点,常见于手指、手背、足底等部位。疣可能是单个存在,也可能以簇状形式出现。
鸡眼则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中央较硬且稍微凹陷,周围皮肤有明显的角质化。触摸时感觉像一块硬币按压在皮肤上,多见于脚底前掌和脚趾关节处。
3.症状及感受:
疣可能不痛,但如果长在足底等受压部位,可能会引起疼痛或不适。患者也可能会出现痒感或烧灼感。
鸡眼通常伴有疼痛,尤其是在行走或站立时,这种疼痛感更为明显。其疼痛源自角质层下对神经末梢的压迫。
4.治疗方式:
对于疣,可采用冷冻疗法、激光治疗或局部使用抗病毒药物。免疫疗法也可用于顽固性疣的治疗。
鸡眼的治疗多集中于减轻压力和摩擦,包括使用软垫、改变鞋子、去除角质层等。严重者可考虑手术切除。
5.预防措施:
预防疣的关键在于避免皮肤破损,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直接接触已感染疣的人或物品。
预防鸡眼则应避免长期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定期护理脚部皮肤,特别是容易受压部位。
疣和鸡眼虽然在外观和症状上有所不同,但都需要科学的诊断和处理,避免误诊和不当治疗导致的进一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