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病因: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通常在童年时期感染水痘后,该病毒潜伏在体内,当免疫力下降时会再次激活导致疱疹发作。
2.症状:
皮肤出现红斑、丘疹、水疱,通常呈簇状分布。
疼痛感明显,可伴有烧灼感或刺痛。
患处可能感到瘙痒,并且皮肤变得敏感。
有些患者可能出现发热、乏力等全身症状。
3.诊断:
临床检查:根据皮损形态和分布特点初步判断。
实验室检查:可通过PCR检测病毒DNA或血清学检测病毒抗体确诊。
4.治疗:
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伐昔洛韦等,有助于减少病毒复制与传播,缓解症状及缩短病程。
镇痛药物:可以使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或局部麻醉药缓解疼痛。
局部处理: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抓挠,防止继发感染。
营养支持:多摄取富含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品,提高机体免疫力。
5.预防措施:
接种疫苗:水痘疫苗和带状疱疹疫苗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适量运动,均衡饮食,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
避免传染:疱疹期间应避免密切接触他人,尤其是免疫力低下者和孕妇。
早期识别和积极治疗腿部疱疹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康复。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调节个人生活习惯,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