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抗炎药物:
局部类固醇:轻度到中度皮炎可使用低效到中效局部类固醇,如氢化泼尼松霜,通常每日涂抹1-2次。
钙调磷酸酶抑制剂:对于长期使用类固醇可能导致副作用的患者,可以使用他克莫司软膏,每日涂抹2次。
2.保湿和修复皮肤屏障:
使用无香料的保湿霜或乳液,每天多次应用,尤其是在洗澡后。
硅油类产品可以在皮肤表面形成保护层,减少水分丢失。
3.避免刺激和过敏原:
尽量避免已知的过敏原和刺激物,如某些洗涤剂、香皂或衣物材料。
穿着宽松、柔软的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对皮肤的刺激。
4.控制瘙痒:
可以口服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片,每日一次,可有效减轻瘙痒感。
冷敷或冷水洗澡可帮助缓解急性瘙痒。
5.行为疗法:
通过行为干预如认知行为疗法,减少不自觉的搔抓行为。
使用包扎技术,如纱布包裹,防止夜间搔抓而加重皮肤损伤。
6.定期随访和评估:
定期就医,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方案,必要时进行皮肤活检以排除其他疾病。
如果出现感染迹象,如红肿、发热,需要及时就医,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
有效管理皮炎及其导致的皮肤增厚,需要坚持规范的治疗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搔抓和摩擦,保持皮肤清洁和滋润,可以显著改善症状并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