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欣欣主治医师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皮肤科
1.远离过敏原:如果已知引发过敏的物质,例如某种食物、花粉或者化学物品,应立即停止接触这些物质。
2.清洁皮肤:用温水轻柔地清洗患处,避免使用强烈的肥皂或其他可能刺激皮肤的清洁剂。
3.使用抗组胺药:非处方的抗组胺药,如氯雷他定或西替利嗪,可以帮助减轻瘙痒和红肿。严格按照说明书上的剂量服用。
4.外用药膏:含有可的松成分的外用药膏可以暂时缓解局部炎症,但不应长期使用,且需遵循医生建议。
5.冷敷:用湿冷的毛巾敷在过敏部位,每次约15至20分钟,有助于减轻肿胀和瘙痒。
6.保持皮肤干燥:湿疹或疙瘩容易因湿润环境而恶化,保持患处干燥有助于缓解症状。
7.饮食调理: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和绿色蔬菜可以增强免疫力,有助于过敏反应的恢复。
8.避免抓挠:虽然瘙痒难耐,但抓挠会导致皮肤破损,增加感染风险。
如使用上述方法后症状仍未改善或出现呼吸困难、面部或咽喉肿胀等严重过敏反应,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