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固定和取样:切除的组织首先会被送往病理科,在那里用特定的化学溶液进行固定。这一步骤可以保护组织结构,防止其在分析过程中变质。固定后,病理医师会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进一步处理,这些样本通常包括癌变区域及其周围的正常组织。
2.切片与染色:选取的样本会被切成极薄的切片,然后进行染色处理。最常使用的染色方法是苏木精-伊红染色,它能使细胞核和细胞质清晰可见,便于显微镜下观察。
3.显微镜检查:通过显微镜,病理医师评估癌细胞的类型、分化程度(即癌细胞的成熟度和侵袭特性)、浸润深度(癌细胞侵入肠壁的深度)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还会评估手术切缘,即切除边缘是否仍有癌细胞存在,以判断手术是否彻底。
4.报告生成:完成显微镜检查后,病理医师会生成一份详细的病理报告。这份报告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包括是否需要进行辅助放疗或化疗,以及是否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随访和监测。
5.保存和处置:病理检查结束后,未使用的组织样本一般会按照医院规定保存一段时间,以备将来可能需要复查或进一步研究使用。在保存期过后,组织通常会按照医疗废物处理规范进行销毁。
以上过程确保了提供准确的诊断信息,为后续的治疗决策提供坚实基础,帮助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