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痴呆相关精神行为症状
阿尔茨海默病及其他类型的痴呆患者中,部分会表现出精神行为症状,如情绪激动、易怒、失眠等。这可能与脑内神经递质失衡、记忆缺损导致的不安感或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增加有关。数据显示,约50%-80%的痴呆患者会在疾病进展过程中出现类似症状。
2.老年躁狂症
老年人如果突然表现为情绪高涨、精力过剩、不停活动且夜间难以入眠,有可能是老年性躁狂症。这是一种情感性障碍,通常与脑部结构变化或长期慢性疾病相关。躁狂期可能持续数周到数月,严重时会干扰日常生活能力。
3.脑部病变因素
中风(脑卒中)、颅脑外伤、脑肿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也可能引发狂躁和失眠。如果同时伴有偏瘫、言语障碍或头痛,应高度怀疑脑血管病变或颅内压异常。老年人发生脑部器质性病变的风险较高,每10万人中60岁以上占比超过30%。
4.药物或代谢异常
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甲状腺素片)可能引起神经过度兴奋,诱发烦躁和睡眠障碍。甲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电解质紊乱等代谢性疾病也可以导致类似表现。
5.精神心理因素
老年人长期承受孤独、丧偶、社会角色淡化等影响,容易发展为焦虑、抑郁或应激反应,表现为狂躁、不安和睡眠剥夺。统计表明,60岁以上人口中,患有精神心理问题的人群比例可达15%-20%。
6.环境诱因
外界环境的改变(如入住新环境、亲属长期离开)可能引发睡眠节律紊乱。而光线不足、噪声过大或饮用含咖啡因饮品都会加重症状。
通过全面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可以帮助明确病因。必要时还需进行神经科、精神科的专业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