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增长,深睡眠时间减少,容易因轻微刺激而醒来。
疾病:呼吸暂停综合征、甲状腺功能亢进、胃食管反流等疾病可能导致夜间频繁醒来。
激素变化:妊娠、更年期或月经周期波动引起的激素水平变化会影响睡眠稳定性。
2.心理因素
压力和焦虑:过度担忧或紧张可能使人难以进入深睡眠状态,导致频繁醒来。
抑郁:抑郁症患者通常伴有早醒或夜间易醒的问题,且深睡眠减少。
3.生活方式
饮食:睡前饮用咖啡、浓茶或含糖量高的饮料可能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扰乱睡眠。
不规律作息:经常加班、熬夜或时差倒置可能破坏人体生物钟,引发睡眠障碍。
4.外界环境
噪音:环境中的声音干扰,如交通噪音、电子设备声音等,会影响睡眠连续性。
温度:过高或过低的室温可能使睡眠变浅,更容易醒来。
光线:过亮的光线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影响睡眠深度。
偶尔出现这种现象并不一定意味着健康问题,但如果长期存在,可能会影响身体恢复和精神状态。建议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睡前使用手机等电子设备。如以上方法无效或伴随其他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