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个体差异:部分人属于短时睡眠者,其基因决定了只需要较少的睡眠时间即可恢复精力。一般来说,短时睡眠者占人口的1%-5%,这种情况不需要特殊干预。
2.年龄影响:随着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比例逐渐减少,睡眠结构发生变化,老年人通常会比年轻人更早醒来。这是一个正常的生理过程。
3.压力和焦虑:心理压力和焦虑状态可能导致睡眠中断或提前觉醒。研究表明,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增加体内皮质醇水平,进而干扰正常的睡眠周期。
4.生物钟紊乱:昼夜节律失调可能改变体内褪黑素分泌模式,导致清晨过早醒来。例如,不规律的作息、频繁跨时区旅行或夜班工作都可能引起此类问题。
5.睡眠障碍:某些睡眠障碍,如失眠症或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会使睡眠时间缩短,并可能伴随频繁醒来或感觉睡眠质量低下。
6.生活习惯:晚间饮用咖啡、浓茶或含酒精饮料,以及使用电子设备等行为,均可能干扰入睡及维持睡眠。久坐不动或缺乏运动也可能破坏睡眠的自然节律。
7.健康状况:某些慢性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抑郁症或其他疼痛性疾病,会直接影响睡眠时长和质量。
如果这种情况长期存在并显著影响日常生活,应考虑调整作息、优化睡眠环境或适当进行心理放松训练。如果仍无法改善,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以排查潜在的生理或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