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大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中西医结合男科
1.精子不足的原因
内分泌问题:大脑中的下丘脑和垂体控制睾丸产生精子的过程。如果激素水平异常,例如促性腺激素或睾酮水平过低,可能导致精子产量减少。
睾丸疾病:先天性异常(如隐睾或克氏综合征)、感染(如腮腺炎后遗症)或外伤均可损害睾丸功能,降低精子生成能力。
环境因素:长期接触高温、高辐射、有毒化学物质(例如杀虫剂、重金属等),可能影响精子产生。
生活方式:吸烟、酗酒、肥胖、过度久坐以及压力过大,可能通过多种途径损害生殖系统功能。
其他疾病: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生殖系统疾病(如精索静脉曲张)可能导致精子减少。
2.诊断方法
精液分析:检测精液中精子的数量、形态和活力是确认少精症的核心检查。
血液检测:评估激素水平,包括促性腺激素和睾酮浓度,寻找潜在的内分泌异常。
影像学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是否存在精索静脉曲张或睾丸结构异常。
基因检测:必要情况下,筛查Y染色体微缺失或其他遗传因素。
3.治疗策略
药物干预:如果与激素紊乱相关,可通过激素替代疗法进行调节;抗生素用于治疗感染性疾病。
手术治疗:针对精索静脉曲张、输精管堵塞等器质性病变,可以考虑手术纠正。
辅助生殖技术:如果自然受孕困难,可选择人工授精或体外受精等方法提高成功率。
生活调整:改善饮食结构、戒烟限酒、增加锻炼以及减轻心理压力,有助于改善生殖健康。
少精症的发生通常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发现并对因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