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蔚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普通外科
1.脱水:当身体缺乏足够的水分时,小便会变得更浓缩,颜色变深。每天建议饮用约2-3升水,以维持正常的体液平衡。
2.饮食和药物:某些食物,如胡萝卜和甜菜,或一些药物也可以导致尿液颜色发生变化。
3.肾结石: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腹部或侧腹疼痛,尿液颜色变化(包括血尿),通常伴有明显的不适感。
4.尿路感染:感染可能引起尿液颜色变化,并伴随尿频、尿急和排尿时的烧灼感等症状。
5.肝胆疾病:肝功能异常或胆汁分泌障碍可能导致尿液变黄,同时也可能出现腹部不适。
结合以上因素,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以确定具体原因。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避免可导致尿色改变的食物和药物,有助于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