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出现褐色血液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病情分析: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出现褐色血液通常是由于出血的血液经过胃酸作用后发生了化学变化。褐色血液的出现可能提示存在较为严重的病变,需要尽快评估和治疗。

1.胃酸对血红蛋白的作用:当食管黏膜受损导致血液渗出后,血红蛋白与胃酸接触会发生氧化或其他化学反应,血液颜色从鲜红逐渐变为褐色。这种情况往往表明出血来自消化道上段。

2.食管黏膜溃疡或糜烂:反流性食管炎长期存在可能引发食管黏膜的溃疡或糜烂,而这些病灶容易破裂导致少量出血,该区域渗出的血液因暴露于胃酸而呈现褐色。

3.伴随胃内容物返流:胃内容物返流至食管的过程中,混杂在食管内的血液也可能受到胃酸的影响,导致颜色改变。

4.病情发展至更严重阶段:褐色血液的出现可能意味着食管炎已经进展为巴雷特食管或伴随其他并发症,例如食管溃疡,这些病变导致血管破裂或毛细血管渗血。

褐色血液的症状提示病情可能较轻,但仍需警惕更严重的潜在问题。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详细检查,包括内镜和幽门螺杆菌检测,以明确原因并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避免延误可能加重病情的处理时机,减少进一步的损伤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