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建立规律的排便习惯:建议患者每天在相同的时间进行排便尝试。这可以与进餐后的某段时间结合,因为进食后胃结肠反射会促进肠道蠕动。早餐后是一个合适的排便时间点。
2.调整饮食:膳食纤维有助于形成正常的大便形状和大小,增加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水果和蔬菜。充足的水分摄入也至关重要,每天至少饮用约1.5-2升水,以防止便秘或粪便过硬。
3.使用药物:在医生指导下,可能会考虑使用轻泻剂或其他药物来帮助调节排便频率和一致性。选择药物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4.生物反馈训练:这是一种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肛门括约肌控制能力的方法。通过专业设备监测和指导,患者可以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控制肛门肌肉。
5.设定并坚持排便计划:制定每日或每周的排便计划,并记录排便时间和次数。这不仅有助于了解自身的排便模式,还能为调整策略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这些方式,尽可能帮助患者恢复和保持排便规律性,从而减少大便失禁带来的困扰。同时,也应该定期随访以评估效果,并及时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