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适当饮水:拔除尿管后的最初24小时内,建议保持每日饮水量在2000-2500毫升,帮助膀胱逐渐恢复正常功能。充足的液体摄入可以增加尿液生成,促使膀胱自主收缩和排尿。
2.排尿姿势:建议重视排尿时的正确姿势,以便更好地刺激膀胱反射。男性可尝试站立排尿,女性则可选择坐在马桶上或蹲式排尿。若感到不适,可以稍微移动身体,寻找能有效诱导排尿的姿势。
3.温热敷:在下腹部或会阴部应用温热敷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促进膀胱收缩。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2-3次,但要注意避免过高温度以防烫伤。
4.听流水声:流水声可以通过心理暗示促进排尿。可打开水龙头或者播放相关录音,借此产生条件反射,提高排尿成功率。
5.药物辅助:若上述方法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α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帮助松弛膀胱出口和尿道平滑肌,减轻排尿困难症状。
6.就医处理:如果经过数小时仍无法排尿并伴有明显不适或疼痛,应立即就医。医生可能会采取临时重新导尿或其他相应处理措施,防止出现尿潴留等并发症。
尿管拔除后短暂性的排尿困难是常见现象,多数情况下,通过积极调节饮水、排尿姿势、温热敷等方法可以缓解。如持续无改善,应及时就医诊治,确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