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药物治疗:
a.前庭抑制剂:如苯二氮卓类药物(地西泮)和抗组胺药物(倍他司汀),有助于缓解头晕症状。
b.止吐药:如甲氧氯普胺,可用于缓解恶心和呕吐。
c.血管扩张药:如银杏叶提取物,可能增加内耳血流量,从而改善症状。
2.前庭康复训练:
a.眼球运动:包括固定注视和追踪运动,有助于提升视觉稳定性。
b.平衡训练:通过站立、步行等不同姿势及动态活动来提高平衡能力。
c.头部运动:逐渐增加头部转动速度和幅度,以适应头部运动引起的前庭刺激。
3.生活方式调整:
a.避免过快变换体位,如突然起身或转头,以减轻眩晕发作。
b.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确保充足的休息时间。
c.饮食调理,避免高盐饮食,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以防止对前庭系统的不良影响。
慢性前庭综合征的治疗需要多方面协调,药物治疗能有效减轻症状,但长期康复训练是关键。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进一步缓解症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