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秀秀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内科
1.损伤部位:
去大脑强直:主要由中脑或上位脑干损伤引起。这种损伤会导致大脑与脊髓之间的联系中断。
去皮质强直:主要由大脑皮质(如大脑半球的广泛损伤)及其下行路径受损引起,即大脑皮质与脑干和脊髓之间的联系被切断。
2.表现姿势:
去大脑强直:患者通常表现为全身僵硬,四肢伸展,头向后仰(颈过伸),且脚趾可能下压。这种姿势被称为“去大脑僵硬”状态。
去皮质强直:患者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旋,下肢伸展、足指屈曲。上肢的屈曲尤其明显,是一种“去皮质僵硬”状态。
3.病理生理机制:
去大脑强直:由于中脑红核以下的抑制作用消失,导致伸肌亢进,从而产生上述姿势。
去皮质强直:由于大脑皮质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丧失,使得上肢屈肌和下肢伸肌的活动不平衡,导致特征性的姿势。
4.临床预后:
去大脑强直:一般预示着严重的中脑或脑干损伤,预后较差,常见于深度昏迷的患者。
去皮质强直:往往预示着广泛的大脑皮质损伤,虽然严重,但在一定条件下有机会部分恢复。
5.诱发因素:
去大脑强直:常见于创伤性脑损伤、中风、脑瘤或高血压危象等。
去皮质强直:多见于严重的颅脑损伤、脑出血、中毒性脑病或缺氧性脑损伤等。
明确去大脑强直与去皮质强直的区别对于判断神经系统损伤的部位和程度具有重要意义。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配合专业医生进行全面评估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