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快速降压:
脑出血后,血压通常显著升高,这会增加出血量和脑损伤的风险。
目标是在发病后的头几个小时内降低血压,使收缩压控制在140-160mmHg之间。
2.合理选择药物:
使用短效静脉抗高血压药物,如拉贝洛尔或尼卡地平。这些药物能迅速起效且易于调整剂量。
避免使用口服降压药,因为其吸收速度较慢,不利于急性期血压控制。
3.持续监测:
在降压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每15分钟测量一次,直到血压稳定。
定时进行神经系统检查,以评估降压措施对脑功能的影响。
4.合并症管理:
除了降压,需综合考虑其他可能存在的疾病,如糖尿病、心脏病等,并进行相应的治疗,以减少对脑部的进一步损害。
5.生活方式干预:
虽然在急性期主要依赖药物降压,但长期管理中还需采取低盐饮食、戒烟限酒、规律运动等措施帮助控制血压。
针对脑出血患者的降压治疗需快速、准确,并结合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以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