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爮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2024-08-1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病情分析:赤爮,又名红芍药、赤芍等,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主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赤芍的根。在中医学中,赤爮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通常用于活血化瘀、清热凉血、消肿止痛、调经止血、利尿消肿。

1.活血化瘀:赤爮可用于治疗因血瘀所致的经痛、痛经、创伤肿痛等症状。

2.清热凉血:对于因内热所致的各种热病,如发热、皮肤炎症、血热引起的鼻衄、吐血等,赤爮有很好的清热作用。

3.消肿止痛:对于热性疾病导致的肿痛,如痈肿、疔疮等,赤爮可以帮助消肿止痛。

4.调经止血:可用于治疗月经不调、子宫出血等妇科问题。

5.利尿消肿:适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畅等症状。

赤爮通常以煎剂的形式入药,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食用或使用方法:煎汤服用、泡酒服用、制成丸、散。

1.煎汤服用:取适量的赤爮,与其他药材一起按照处方比例放入煎药壶中,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分次服用。

2.泡酒服用:将赤爮按照一定比例浸泡在白酒中,密封后置于阴凉处,一段时间后取出服用,可以活血化瘀、舒筋活络。

3.制成丸、散:赤爮粉末可配合其他药材制成丸剂或散剂,按照医嘱服用。

注意事项

1.体质辨识:赤爮性寒,寒性体质或胃寒的人群应谨慎使用,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2.孕妇慎用:赤爮具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妇服用可能会影响胎儿安全,应避免使用。

3.过量禁忌:服用赤爮不宜过量,否则可能会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

4.与药物相互作用:赤爮与某些药物可能会有相互作用,服用前应咨询医师。

在实际应用时,请始终按照专业中医师的指导进行,不要自行随意使用中药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