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生副主任医师
南京鼓楼医院 呼吸科
1.吸气:当膈肌收缩时,膈肌向下运动,使胸腔容积增大。同时,肋间外肌也收缩,肋骨向上和向外扩张,这进一步增加了胸腔的体积。这种体积的增加导致胸腔内压力下降至低于大气压,从而使空气进入肺部。正常情况下,成人每分钟进行12至20次呼吸,每次吸入约500毫升空气。
2.呼气:呼气主要是一个被动过程。当膈肌和肋间外肌放松时,膈肌恢复到原来的弧形状态,肋骨回到原位,胸腔容积减小。此时,胸腔内的压力高于大气压,空气由肺部排出。在安静呼吸时,呼出的气体量与吸入的相同,也是约500毫升。
3.影响因素:肺通气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气道阻力、肺及胸壁的顺应性(柔韧性)以及呼吸肌的力量。气道阻力增大,如哮喘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会使肺通气变得困难。肺和胸壁的顺应性降低,如纤维化或肥胖,也会影响正常的肺通气。呼吸肌的力量不足,例如在某些神经肌肉疾病中,可显著影响有效的肺通气。
保持良好的呼吸健康至关重要。定期进行锻炼、不吸烟和避免暴露于有害环境因素有助于维持有效的肺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