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肾上腺素增加:当情绪高度激动时,人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这种激素能增加心率、提高血压,使肌肉紧张,从而导致颤抖。研究表明,当人感受到强烈的情绪刺激时,血液中的肾上腺素水平可以迅速上升数倍。
2.神经系统激活: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从而增强了肌肉的活动性。神经冲动通过加速传递,肌肉收缩频率增高,进而出现全身发抖的现象。
3.血糖水平波动:情绪激动还会影响血糖水平。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释放可以使肝脏释放更多的葡萄糖进入血液,以提供即时的能量来源。这种突如其来的血糖增加可能会导致神经系统的过敏反应,表现为震颤。
4.心理因素:除了生理机制外,心理层面的紧张、不安等情绪也会加强这种反应。例如,在公众场合演讲或者面对重要考试时,人们常常会因为心理压力而出现发抖。
5.温度调节失衡:在寒冷环境中,全身发抖也是为了生成热量抵御低温。但情绪激动时,即便在温暖环境下,这种反应也可能被误启动,造成类似的肌肉震颤。
全身发抖是一种短暂且正常的生理反应,并不会对身体健康构成长期危害。若频繁发生或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排除潜在的健康问题。保持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情绪控制,有助于降低这些生理反应的发生频率和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