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盲眼症

2024-10-0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病情分析:盲眼症,医学上称为失明,是指视觉完全丧失或几乎完全丧失的状态。它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遗传性疾病、外伤、感染、代谢紊乱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1.遗传性疾病:如视网膜色素变性,这是一种常见的遗传性疾病,影响视网膜,使其逐渐退化。研究显示,大约每4000人中就有1人患有此病。

2.外伤:眼球外伤是导致失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严重的眼球穿透伤。统计数据显示,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例由于外伤导致的失明病例。

3.感染:某些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可能导致严重的眼部炎症,进而损害视网膜或视神经。例如,沙眼是一种由衣原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全球大约有120万人因沙眼失明。

4.代谢紊乱: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患者可能面临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若不控制血糖水平,可导致视网膜微血管病变,最终导致失明。据统计,全球约有三分之一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为视网膜病变。

5.神经系统疾病:如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进行性萎缩为特征的眼病,常常伴随眼压升高。全球约有7600万人患有青光眼,其中许多人最终会失明。

重视眼部健康非常重要,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有助于早期发现和治疗潜在问题,避免或延缓视力丧失。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避免吸烟,有助于预防相关疾病。专注于保护眼睛,尤其是在使用电子设备时,应注意休息和调整用眼时间。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