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微量白蛋白测定
健康人的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含量非常低。正常值一般为:
随机尿:<30mg/g肌酐
夜间尿:<20μg/min
24小时尿:<30mg/24小时
2.临床意义
当随机尿值在30-300mg/g肌酐之间或24小时尿值在30-300mg/24小时之间时,称为微量白蛋白尿。这通常提示肾脏滤过功能开始受损。
如果超过300mg/g肌酐或300mg/24小时,称为宏量白蛋白尿,表示肾脏损伤更为严重。
3.可能原因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容易出现微量白蛋白尿,这是糖尿病肾病的早期信号。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会损害肾小球滤过膜,导致白蛋白漏出。
肾炎:各种类型的肾炎也可能导致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升高。
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与肾脏疾病常常相互影响,微量白蛋白尿可能预示心血管系统存在问题。
4.检查和治疗
定期体检:建议高风险人群,如糖尿病患者、高血压患者,进行定期尿液检查,以便早期发现和干预。
控制基础疾病:通过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控制血糖、血压,可以减缓肾脏病变进展。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开具ACE抑制剂或ARB类药物,这些药物不仅能降压,还能保护肾脏。
尿液中微量白蛋白偏高需要引起重视,它是肾脏疾病特别是早期肾病的重要信号。定期监测和积极治疗可以延缓疾病进展,保护肾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