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阳虚的概念和症状:
阳虚是指人体阳气不足,常表现为怕冷、四肢冰凉、腰膝酸软、脉沉细无力等。
阳虚导致体内寒气重,机体功能减退,容易感冒或出现其他慢性疾病。
2.湿热的概念和症状:
湿热是指体内湿气和热邪相互缠绕,常表现为口苦口黏、胸闷腹胀、大便不畅、尿黄短赤等。
湿热多由饮食不节、环境潮湿、情志不畅等因素引起。
3.治疗顺序的考虑:
如果阳虚严重,应优先补阳。因为阳气不足会使体内各项机能下降,难以自我调节湿热。
常用的补阳药物如附子、干姜、肉桂等,可以温补阳气,改善怕冷、四肢冰凉等症状。
在阳气逐步恢复后,再通过清热利湿的药物,如黄连、黄芩、茵陈等,对湿热进行调理。
4.具体治疗方案因人而异,需要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不同个体的症状和体质不同,治疗方法也应有所调整。
还需注意饮食调养,避免生冷辛辣食物,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体质。
调理阳虚优先于祛除湿热,因为阳气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