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放射性膀胱炎

2024-10-19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病情分析:放射性膀胱炎是一种由于接受盆腔或前列腺区域的放射治疗而引起的膀胱炎症状。其主要表现包括尿频、尿急、尿痛和血尿等。

1.发病原因:

放射治疗后,辐射会损伤正常膀胱组织,引起局部微血管破裂、纤维化和炎症反应。

随着时间推移,这些损伤可能导致膀胱壁增厚、弹性降低和功能受损。

2.临床表现:

尿频:患者在短时间内频繁排尿,每小时多次是常见现象。

尿急:强烈且突然的排尿欲望,无法延迟。

尿痛: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出现疼痛不适感。

血尿:尿液中带有血丝或明显呈红色,有时伴随血块。

3.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了解患者是否有放射治疗经历及其时间。

尿常规检查:检测尿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及蛋白质等。

膀胱镜检查:通过膀胱镜直接观察膀胱黏膜的变化。

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波或CT扫描,用于评估膀胱结构和病变程度。

4.治疗手段:

药物治疗:抗生素、止痛药、抗炎药及膀胱保护剂等。

局部治疗:如膀胱冲洗、激光治疗和膀胱灌注疗法。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病例,可考虑手术切除部分膀胱或重建膀胱。

5.预防措施:

选择合适的放射治疗技术,尽量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定期监测放射治疗后的膀胱功能,及早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促进尿液稀释和排出。

放射性膀胱炎的发病与放射治疗有直接关系,患者需要及时识别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可以有效缓解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