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恶心和呕吐:大约80%的患者在接受化疗时会经历恶心和呕吐。
食欲减退:不少患者因治疗导致食欲下降,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口腔溃疡:化疗后约30%至40%的成人和更高比例的儿童可能出现口腔溃疡。
2.血液系统变化:
白细胞减少症:可导致免疫功能减弱,使感染风险增加。一般在化疗后7至14天内白细胞数目降至最低。
贫血:长期化疗会使红细胞生成受到抑制,导致贫血,具体表现为疲劳、乏力等。
血小板减少:严重时可能引起出血倾向,如皮下淤斑和鼻出血等症状。
3.神经系统毒性:
外周神经病变:在接受某些类型的化疗药物(如紫杉醇)后,大约20%至40%的患者会出现手足麻木、疼痛或行动不便。
中枢神经系统影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认知功能下降,俗称“化疗脑”,表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4.放射治疗特有的副作用:
皮肤反应:放射部位的皮肤可能出现红肿、脱皮等现象,类似于严重晒伤。
局部组织损伤:如头颈部放疗可能导致唾液腺受损,口干症状明显;胸部放疗可能引起肺纤维化。
5.全身性症状:
疲劳:超过70%的患者在接受放化疗过程中感到极度疲劳,这是最常见的副作用之一。
睡眠障碍: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包括药物作用、情绪波动和身体不适,很多患者的睡眠质量会下降。
尽管放化疗的副作用显著,但现代医学已在很大程度上发展了相应的管理和缓解措施。例如,通过使用止吐药物、免疫增强剂及营养补充,可以有效地减轻患者的不适。治疗方案通常依照个体情况进行调整,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疗效并减少副作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