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靶向药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发挥作用:
阻断癌细胞生长所需的信号通路。例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可以阻断某些激酶的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直接杀伤癌细胞。单克隆抗体是常见的靶向药,通过识别并结合癌细胞表面的特定蛋白质,标记并引发免疫系统攻击这些细胞。
抑制血管生成。某些靶向药可以阻止肿瘤新血管的形成,切断癌细胞的营养供给,进而抑制肿瘤生长,如贝伐珠单抗。
干扰癌细胞的DNA修复机制。例如,PARP抑制剂能够妨碍癌细胞修复自身DNA损伤,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2.与传统化疗药物相比,靶向药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更少的副作用:
高选择性:靶向药专门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上的特定靶点,因此对正常组织的影响相对较小。
副作用较少:由于靶向药对正常细胞影响有限,其常见副作用如皮疹、腹泻等通常较轻,患者耐受性更好。
3.靶向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展:
多种癌症:目前,靶向药已在多种实体瘤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白血病等。
个体化治疗:基于患者的肿瘤基因检测结果,医生可以选择最适合的靶向药,提高治疗效果。
靶向药通过特异性地攻击癌细胞,实现了更高效、更安全的抗癌治疗。可能存在耐药性问题,因此需要密切监测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