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化学结构:
诺氟沙星是第二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其分子结构较为简单,主要用于治疗泌尿系统和胃肠道感染。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是氧氟沙星的左旋异构体,其化学结构使其在抗菌活性和药代动力学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2.抗菌活性:
诺氟沙星对革兰氏阴性菌(如大肠杆菌、克雷伯菌)有较好的抗菌效果,但对革兰氏阳性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相对较弱。
左氧氟沙星不仅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对革兰氏阳性菌(如肺炎链球菌、葡萄球菌)也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左氧氟沙星对一些厌氧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也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药物动力学:
诺氟沙星口服吸收后生物利用度约为30%至40%,半衰期约为3至4小时,需每12小时给药一次。
左氧氟沙星口服吸收迅速且完全,生物利用度接近100%,半衰期约为6至8小时,一天只需给药一次即可维持有效血药浓度,增加了患者的依从性。
4.适应症:
诺氟沙星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以及慢性前列腺炎等。
左氧氟沙星的适应症更广泛,包括呼吸道感染(如社区获得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皮肤软组织感染、尿路感染、前列腺感染等。
左氧氟沙星在抗菌谱、药代动力学和适应症方面均优于诺氟沙星,因此在临床应用中更为广泛。使用任何抗生素都应遵循医嘱,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