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调整生活习惯
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每天在固定的时间上床和起床,有助于生物钟稳定。
适当运动。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轻跑,可以帮助减少焦虑并提高睡眠质量。
饮食健康。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和酒精,尤其是在晚上,这些物质会影响睡眠。
限制电子设备使用。睡前一小时内尽量避免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备,蓝光会干扰大脑的褪黑激素分泌,影响入睡。
2.心理调适
学习放松技巧。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法可以有效缓解心理压力。
建立积极思维模式。记录每日感恩事项,培养乐观心态,通过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式识别并纠正负性思维。
社交支持。与亲友分享感受,获得情感支持可以明显减轻心理负担。
制定合理目标。将大目标拆解为小步骤,完成后逐步增加自信,减少焦虑感。
3.寻求专业帮助
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专业人士能够评估具体情况并提供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参加心理辅导或治疗。认知行为疗法、人际关系心理治疗等方法在缓解心理不适方面效果显著。
使用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必要时可以使用抗抑郁药或安眠药,但需注意长期依赖风险。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积极的心理状态是缓解心里难受压抑及失眠的重要方法。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