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辨证论治:
气滞血瘀型:常见症状包括胸痛、胸闷。可选用丹参、赤芍、川芎等活血化瘀药物。
痰浊阻滞型:表现为胸部沉重、痰多。可使用半夏、茯苓、陈皮等化痰药物。
心气不足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心悸。宜选用黄芪、人参等补气药物。
阴阳两虚型:症状有心慌、失眠、面色苍白。可选用六味地黄丸、八珍汤等滋阴补阳药物。
2.针灸疗法:
取穴:常用的穴位包括内关、膻中、巨阙、心俞等。
方法:采用针灸或艾灸的方式刺激这些穴位,以达到疏通经络、改善气血循环的效果。
3.饮食调理:
平衡饮食: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
避免辛辣、油腻、高盐食品,保持饮食清淡。
4.生活方式调整:
适当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可以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
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减少心理压力。
对于心肌缺血的患者,应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配合中医的调理和日常保健,以期达到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