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慢散瞳的作用和常见反应:
慢散瞳药物的主要作用是扩张瞳孔和麻痹睫状肌,用于检查眼底、验光或治疗某些眼疾。常见的副作用包括畏光、视力模糊、局部刺激感等,但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眼红。
2.可能原因分析:
药物刺激:部分人群对慢散瞳药物中的成分较为敏感,可能导致结膜轻微充血,表现为眼白部分出现红血丝。
不良反应:若药物浓度过高或滴眼液渗透性强,可能会对眼表组织产生一定的刺激,引发短暂性炎症。
滴药操作问题:若滴眼液直接接触角膜或对药瓶头部有污染,可能造成局部刺激甚至感染。
伴随基础疾病:如果存在未被察觉的角膜炎、结膜炎等基础病变,慢散瞳可能加重症状。
其他因素:如揉搓眼睛、佩戴隐形眼镜后使用慢散瞳药物,也可能导致眼部充血。
3.处理建议:
若红色仅为轻度血丝,并伴随轻微不适,可先观察,避免用手揉搓眼睛,一般数小时至一天内可自行缓解。
如果眼红持续时间超过24小时、伴有明显疼痛、分泌物增多或视力异常,应及时就医以排查相关问题。
避免擅自重复使用慢散瞳药物或其他滴眼液,以免掩盖病情。
不同个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差异,出现不适时应警惕是否存在异常情况,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