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专业验光是基础。应到正规医院或专业验光机构进行验光检查,以获得准确的屈光状态数据,包括球镜度数、柱镜度数(如有散光)、轴位角度以及瞳距等相关参数。这些数据是选择适合度数的关键基础。
2.根据使用场景调整度数。近视患者如果是日常佩戴,可以选择矫正到接近100%视力的度数,这通常被称为“足矫”;但如果主要用于近距离用眼(如读书、看电脑),可以考虑降低25~50度,以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时的视觉疲劳。老花眼患者则需根据实际阅读距离调整合适度数,一般每增加10厘米的阅读距离,老花度数减少约0.5度。
3.考虑个体情况和年龄变化。青少年处于生长期,眼睛调节能力较强,建议遵循医学指导以控制度数增长;中老年人可能存在多种眼部问题(如老花、白内障),需结合具体检查结果综合评估。成人一般选择符合验光结果的完整矫正度数,但若有长时间近距离工作的习惯,可选择稍低的度数。
4.特殊情况的处理。一只眼睛近视、一只眼睛远视的患者(即屈光参差)不宜完全矫正差异,应尽量缩小两眼之间的度数差距,通常控制在300度以内,以便大脑能够协调双眼的视觉平衡。弱视或斜视患者的配镜则需根据医生提供的具体治疗方案操作。
正确的度数选择不仅能改善视力,还可有效预防视疲劳和相关并发症。在验配过程中,务必重视科学验光及佩戴后的适应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