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圆锥角膜
圆锥角膜是最常见的角膜变薄原因之一。其发病率约为每万人中有50-200例,通常在青春期或青年期开始,与遗传因素、过敏体质及频繁揉眼有关。角膜中央或偏下部变薄,逐渐向前突出形成不规则的圆锥形,从而导致角膜屈光力异常,表现为视物模糊、散光加重以及视力无法通过普通框架眼镜完全矫正。
2.角膜外伤
物理性或化学性外伤可损伤角膜组织,导致局部变薄并出现瘢痕。在严重情况下,角膜结构因受损而不规则,造成视觉质量下降,尤其是在开车、阅读或夜间视力时表现明显。具体发生概率与外伤严重程度和治疗及时性相关。
3.感染后遗症
病毒性、细菌性或真菌性感染可能破坏角膜基质层,导致局部变薄甚至穿孔。这类问题经常与红眼、畏光、流泪和疼痛等急性炎症症状同时存在,如果得不到及时清除感染源和修复,角膜透明度受损会使视力下降持续加重。
4.隐形眼镜相关问题
长期佩戴劣质或超期使用隐形眼镜可能减少角膜供氧,诱发角膜慢性缺氧等问题,最终导致角膜变薄。统计显示,约20%-30%的相关病例与此有关。
5.其他罕见疾病
如某些角膜营养不良症、多种病理性免疫疾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也可能影响角膜厚度,过程一般较慢但不可逆。
建议角膜变薄者尽早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裂隙灯检查、角膜地形图和OCT扫描评估病因。根据诊断结果,可选择配戴硬性角膜接触镜、角膜交联术或角膜移植等方式改善视力,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