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是怎么引起的

2025-02-10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病情分析:肝硬化是由多种慢性肝损伤因素长期作用导致的,以肝细胞坏死、再生结节形成和肝纤维化为特征的病理状态。主要原因包括病毒感染、过度饮酒、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

1.病毒性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是导致肝硬化的最常见原因。数据显示,全球约有57%的肝硬化病例与乙型肝炎相关,另外30%与丙型肝炎密切相关。这些病毒会引起持续性炎症,导致肝脏纤维组织增生和结构破坏。

2.过量饮酒

长期酗酒是西方国家肝硬化的主要病因之一。酒精会直接损害肝细胞,并促进脂肪堆积和氧化应激反应,最终导致肝纤维化。通常每日摄入酒精男性超过40克,女性超过20克,持续数年,可显著增加肝硬化风险。

3.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这种病因近年来发病率上升,与肥胖、糖尿病、高脂血症密切相关。研究表明,10%-20%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可能进展至肝硬化。

4.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均可引发肝纤维化,进一步发展为肝硬化。

5.药物及毒素

长期使用某些药物(如甲基多巴、异烟肼)、接触工业毒物或食用被污染的食品,都可能导致肝脏受损并进而发展为肝硬化。

6.遗传代谢性疾病

一些遗传疾病,如血色素沉着症、α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威尔逊病,会导致铜、铁等物质在肝脏异常沉积,进而损害肝细胞,引起肝硬化。

7.其他少见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引起的淤血性肝病,以及肝静脉阻塞综合征等也可能发展为肝硬化。

肝硬化的形成过程具有隐匿性,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往往被忽视,应重视早期筛查和干预。如发现肝病相关危险因素,应及时就诊以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措施。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