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结构问题
饮食中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会导致排便困难。成年人每日推荐膳食纤维摄入量为25-30克。如果长期以高脂肪、低纤维的饮食为主,粪便体积减少,肠蠕动减弱,可能引起便秘。
2.饮水不足
成人每天建议饮水量约为1500-2000毫升。如果饮水量不足,粪便中的水分被过度吸收,会变得干燥硬结,排便也会更加困难。
3.生活方式影响
久坐不动、缺乏运动会导致肠道蠕动减慢,增加便秘的风险。适量运动,如每日步行30分钟,可以促进肠道健康。
4.肠道功能紊乱
功能性便秘是常见的肠道问题,可能表现为腹胀、排便次数减少、费力排便或不完全排便感。压力、焦虑等心理因素也可能加重这种情况。
5.胃肠疾病
包括肠梗阻、结肠功能障碍、肿瘤等病理性问题,都可能引起腹胀和排便困难。需要注意是否伴有体重下降、便血、剧烈腹痛等异常症状。
6.药物影响
某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某些止痛药、铁剂等,其副作用可能是引起便秘,需要留意用药后出现的问题。
7.其他因素
妇女在月经期、妊娠期或更年期,由于激素水平波动,也可能出现腹胀和便秘。老年人由于肠道肌肉弹性减弱,也容易发生类似问题。
考虑到以上原因,针对不同情况可尝试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充足饮水等方法改善症状。如果症状持续、反复或伴随其他异常表现,应及时就医明确原因,并接受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