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晶痛和痛风发作区别是什么

2025-04-06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病情分析:溶晶痛和痛风发作是两种不同的疾病,尽管它们都涉及关节疼痛,但其成因和症状表现有所不同。主要区别在于溶晶痛是一种由于钙盐在软组织中沉积引起的急性炎症,而痛风则是由于尿酸盐结晶在关节中的沉积所导致的。

1.病因不同:

溶晶痛又称为假性痛风,是由于焦磷酸钙二水合物晶体沉积在关节内引起的。

痛风则是因为血液中尿酸水平升高,尿酸盐在关节内沉积形成结晶,引起关节炎症。

2.发病机制:

溶晶痛通常与年龄相关,多见于老年人,并且与其他代谢性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血色病有关。

痛风常与高嘌呤饮食、高酒精摄入、肥胖、遗传因素等相关联。

3.临床表现:

溶晶痛的症状包括突然的关节肿胀、疼痛和发热,多见于膝关节。

痛风发作时,常见症状是剧烈的关节疼痛、红肿和压痛,并且很大程度上发生在夜间,最初多见于足趾关节。

4.检查和诊断:

溶晶痛的诊断可通过关节液分析来检测焦磷酸钙晶体。

痛风的确诊同样依赖于关节液检查,以寻找尿酸盐结晶,同时血液尿酸水平测定也有辅助作用。

5.治疗和管理:

溶晶痛的治疗主要是缓解症状,包括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等。

对于痛风,除了缓解急性发作症状外,还需长期管理以降低尿酸水平,预防再次发作。

应注意区分这两种疾病的不同成因和治疗策略,以便采取适当的医疗措施进行管理。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