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继南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骨科
1.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密度降低为特征的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绝经后女性以及长期卧床者。
这种病会导致骨骼强度下降,使得骨折风险增加。常见的骨折部位包括髋部、脊椎和腕部。
在全球范围内,约有2亿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特别是在50岁以上的群体中更为常见。
预防和治疗措施包括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适当的体育锻炼以及使用双膦酸盐类药物。
2.骨质增生:
骨质增生是由于骨骼边缘异常增生所引起,通常与年龄增长、慢性关节劳损有关。
其临床表现主要为骨关节的疼痛和僵硬,常见于膝关节、髋关节和脊柱等负重关节。
X光片上可见到明显的骨赘,这些增生的骨质可能会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局部疼痛或功能障碍。
治疗可通过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严重者可考虑手术治疗。
骨质疏松和骨质增生是两个独立的健康问题,各自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均有所不同。了解这两种疾病的不同之处有助于选择适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