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病因调查: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能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当、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等因素引起。如果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根除治疗是关键。可以通过13C或14C呼气试验、血清学检测或胃镜活检进行检测。
2.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胃炎的管理尤为重要。建议避免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和酒精摄入;保持规律饮食,不要暴饮暴食;减少压力,保证充足睡眠。
3.药物治疗调整:如果标准的质子泵抑制剂或H2受体拮抗剂疗法无效,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可选择不同类型的胃黏膜保护剂或促动力药物。另外,若已确认幽门螺杆菌感染,可尝试第二套根除方案。
4.定期监测和复查:对于慢性胃炎患者,尤其症状持续者,应定期进行胃镜检查,以评估胃黏膜状态及是否需要改变治疗策略。
5.其他治疗手段:在排除其它病因后,如症状未改善,可考虑中医药或心理治疗作为辅助方法。
当经过一年药物治疗后效果不佳时,建议与消化内科医生详细沟通,寻找潜在的病因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