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术后病理评估与分期:
如果生物样本显示未见神经及脉管内癌栓,常提示肿瘤尚未突破局部组织屏障。
依据TNM分期系统,应结合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区域淋巴结受累情况(N分期)和远处转移(M分期)进行全面评估。
例如,若病变为T1-T2且无淋巴结转移(N0),通常被分为I期,预后较好。
2.手术治疗:
对于早期病例,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式是手术切除。
常规选择低位前切除术或腹会阴联合切除术,同时应进行周围淋巴结清扫,以排除潜在的淋巴结转移。
3.辅助治疗:
若术后确认为早期(Ⅰ期)病例,通常不需要放化疗,仅需定期随访和筛查。
若术后存在高危因素,如低分化、淋巴血管侵袭迹象、切缘阳性等,即便未见明确神经及脉管内癌栓,也可能考虑辅助放化疗。
4.随访与监测:
手术后必须定期复查,包括肠镜检查、CEA(癌胚抗原)水平检测以及影像学检查。
每3个月复查一次,连续两年;第三至第五年每6个月一次,五年后可每年检查一次。
5.生活方式调整:
建议患者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膳食纤维,减少红肉和加工肉制品的摄入。
适量运动,避免久坐,控制体重,以降低肿瘤复发风险。
直肠未见明确神经及脉管内癌栓虽然提示病情相对稳定,但后续处理取决于具体临床分期及其他病理因素。术后按规范随访及必要时采取进一步治疗措施,有助于改善预后并降低复发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