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铺路石样改变是内镜下的一种特征性表现,通常指在结肠或回肠黏膜出现不规则隆起和凹陷,类似于城市街道路面。这一表现常见于慢性炎症导致的肠壁结构紊乱,如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
2.在克罗恩病中,铺路石样改变可能是由于黏膜深层水肿、溃疡以及黏膜间隙的细胞增殖引起的。克罗恩病患者常伴随其他特征,如跳跃样病变、肠道狭窄、瘘管形成等。
3.溃疡性结肠炎同样可以表现为铺路石样改变,但其病变更倾向于连续分布,主要影响结肠黏膜表层,而非全层。
4.虽然铺路石样改变本身并非癌症的直接标志,但长期慢性炎症确实可能增加结肠癌的风险。患有炎性肠病的个体需要定期筛查,以监测是否存在恶变迹象。
5.除了炎性肠病外,某些感染性疾病、缺血性肠炎甚至药物相关性肠炎也可表现为铺路石样改变,因此不能单凭这种描述判断具体病因。
一旦发现铺路石样改变,需结合病史、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病理活检等多种手段进行综合评估,以明确诊断并制定适当的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