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脱水: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如果没有及时补充水分,可能会导致血容量下降,血液无法有效地输送到大脑,引起头晕。人体失去超过2%的体重(约1.4升水)即可影响体能和认知功能。
2.低血糖:跑步消耗大量的能量,如果在跑步前或过程中没有摄入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血糖水平可能会显著下降,导致头晕、乏力等症状。正常情况下,血糖值应保持在3.9至6.1mmol/L之间。
3.血压变化:剧烈运动后,突然停止运动可能会导致血管扩张,而心脏的供血能力未能迅速调整,血压骤降,从而引起头晕。这种情况在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后尤为常见。
4.电解质失衡:出汗不仅丢失水分,还会丢失重要的电解质如钠、钾、镁等。如果这些矿物质未能及时补充,可能导致肌肉抽搐、疲劳以及头晕等症状。成人每日推荐钠摄入量为1500毫克,钾为3500-4700毫克,镁为310-420毫克。
5.血液重新分配:运动期间,更多的血液被送往肌肉,供氧需求增加。当突然停止运动时,血液流向肌肉的速度无法迅速调节回到正常状态,可能导致脑部短暂缺氧,出现头晕。
要减少跑步后头晕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
跑步前、中、后充分补充水分,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
在跑步前适当进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水果、全谷类食品。
结束跑步时逐渐减速,让身体有一个过渡期,避免突然停止。
补充富含电解质的饮品,特别是在长时间或高强度跑步后。
保持均衡的饮食,确保摄入足够的电解质和营养素。
通过合理安排运动节奏和饮食,可以有效减少跑步后头晕的发生,提高运动体验与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