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传伟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眼科
1.圆锥角膜通常在青少年时期开始出现,并在20至30岁之间逐渐加重。它的发生率为每10万人中约54人。
2.该病症的早期表现可能包括视力模糊、屈光不正(如近视和散光)、复视等,这些症状通常可以通过佩戴眼镜或硬性接触镜矫正。
3.随着病情进展,角膜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薄和凸出,形成典型的圆锥形。这时,视力可能无法仅通过眼镜或接触镜得到有效矫正,需要考虑其他治疗方法,如角膜胶原交联术、角膜移植等。
4.圆锥角膜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但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能起作用。如果家族中有圆锥角膜病史,患病风险可能会增加。
5.定期眼科检查和及时干预对于控制病情进展至关重要。例如,角膜胶原交联术可以增强角膜的稳定性,减缓甚至停止病情的恶化。
尽管圆锥角膜会对视力造成显著影响,但通过早期诊断和适当的治疗手段,可以有效管理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