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尿路感染:致病菌通常为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或链球菌。感染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
治疗:抗生素治疗是主要手段。药物选择应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和药敏试验。
2.性传播疾病:如淋病、衣原体感染等,这类疾病会引起尿道炎和疼痛。
治疗:针对特定病原体进行抗生素治疗,例如淋病使用头孢类抗生素,衣原体感染使用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
3.泌尿系结石:结石通过尿道时可造成机械性损伤,引起剧烈疼痛和血尿。
治疗:根据结石大小和位置,可能需要服用排石药物、超声波碎石或手术取石。
4.外伤:尿道受到外力撞击或器械损伤,如导尿管使用不当。
治疗:轻度损伤一般采用保守治疗,包括休息和局部护理;严重者可能需要手术干预。
5.前列腺问题:前列腺炎或前列腺增生也可能引起尿道痛。
治疗:前列腺炎常用抗生素治疗,前列腺增生需要视情况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
6.过敏反应:对某些化学物质(如润滑剂、清洁剂)过敏也可能诱发尿道痛。
治疗:避免接触过敏源,同时使用抗过敏药物和局部镇痛药物。
由于尿道痛的原因复杂且多样,建议每位患者在出现症状后及时就医,通过详细检查明确病因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