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病因:
约70%-90%的成人肠套叠与某些病理性因素有关,包括肿瘤、息肉、Meckel憩室、血管异常等。
剩余10%-30%为特发性,即没有明确的病因。
2.发病机制:
肠管一部分进入另一部分,使得肠道狭窄,引起肠梗阻。
血流受到压迫,可能导致肠壁缺血甚至坏死。
长期阻塞可导致毒素积聚,引发全身炎症反应。
3.临床表现:
腹部疼痛:通常为间歇性绞痛,伴随时段性剧烈疼痛。
呕吐:频繁呕吐,初期为胃内容物,后期为胆汁。
排便异常:粪便中可能带有血液,呈“红果冻样”黏液便。
触诊可发现腹部包块,位置较为固定且具有压痛感。
4.诊断手段:
超声波检查:高敏感度,可快速定位肠套叠部位。
CT扫描:可详细显示肠道结构,帮助确定具体原因。
钡灌肠或空气灌肠:除了诊断,还有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实现治疗。
5.治疗方法:
非手术治疗:适用于早期病例,如空气灌肠复位或钡灌肠复位。
手术治疗:对于疑似肿瘤、复杂病情或非手术治疗失败者,需进行手术干预。
成人肠套叠虽然较为罕见,但其潜在的严重性不容忽视。及时就医、合理诊断和科学治疗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