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药物起效时间:痛风急性发作时,常用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秋水仙碱或皮质激素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发挥明显作用。通常情况下,非甾体抗炎药在24小时内开始见效,但完全缓解疼痛可能需要数天;秋水仙碱则可能在12小时内缓解症状,但完全控制疼痛也可能需要几天。
2.剂量不足:初始治疗未能达到足够的药物剂量,或者药物剂量不足以控制疼痛,这会导致病情得不到有效控制。例如,用于急性发作的非甾体抗炎药或秋水仙碱的剂量不足,可能导致疼痛的持续存在。
3.用药依从性:患者未按医嘱服药,如漏服或擅自减药,可能导致药物疗效不佳。有些患者因为药物的不良反应而自行停药,这也会影响治疗效果。
4.饮食管理:痛风的诱因之一是高嘌呤饮食。如果在服药期间继续摄入高嘌呤食物,如红肉、海鲜和酒精,可能会导致尿酸水平短时间内显著升高,加重疼痛。
5.病情严重程度:某些情况下,痛风的急性发作可能非常严重,即使已经开始药物治疗,由于病变面积大、炎症反应强烈,疼痛仍然难以立即缓解。
6.伴随疾病:一些患者还可能伴有其他慢性疾病,如肾功能不全、糖尿病、高血压等,这些疾病会影响药物代谢及疗效,进而影响治疗效果。
在痛风治疗过程中,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指导,合理使用药物并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避免高嘌呤饮食、保持适当的体重、戒烟限酒等,以有效控制病情。